一家年营收几十亿、每股净资产高达8.86元的上市公司配资最新行情,突然1.49万股东眼睁睁看着股票变成废纸,只因为大股东偷偷掏空了公司9亿多资金,至今还有8.68亿没还。
这家公司就是ST龙宇,表面风光无限,背地里却是个空壳,连审计机构都两年拒绝对财报“签字”。
更绝的是,退市前夜,73岁的女老板火速辞职跑路,只留下一封“道歉信”说“夜夜难眠”,可中小股东的眼泪谁来擦?
2025年5月30日,上交所一纸公告直接判了ST龙宇“死刑”,股票终止上市,6月10日起进入退市整理期,15天后彻底告别A股。
这意味着,停牌前股价3.84元的股票,将在退市整理板自由落体,没有涨跌幅限制的首日可能血洗散户。
退市后,这些股票只能转到新三板交易,流动性几乎归零,1.49万投资者包括两大基金——九泰基金和泰来景睿私募,瞬间成了“瓮中之鳖”。
表面看,ST龙宇的财务数据光鲜亮丽:2022年营收51.22亿,2023年31.24亿,2024年也有14.05亿,每股净资产8.86元远超股价。
2025年一季报还盈利1092万元,业务转型也算成功,IDC数据中心服务着阿里云、百度等大客户,去年贡献了4.18亿收入。
可这些全是“画皮”配资最新行情,公司早被大股东挖空了,审计机构连续两年对财报出具“无法表示意见”,对内控直接打上“否定”标签。
退市的导火索是控股股东关联方累计占用9.18亿资金,到2024年10月只还了5000万,剩下8.68亿像凭空蒸发。
这些钱被违规挪用,连物流单据都造假,涉及66.54亿关联交易未披露,虚增营收7.86亿,把2022年和2023年财报变成一摞废纸。
上海证监局去年4月就下发监管书,揭露公司“部分贸易业务无商业实质”,可大股东承诺“12月31日前还钱”的保证,成了空头支票。
实控人徐增增的“神操作”更让股民心寒:2024年12月公司被证监会立案后,她声称“股权转让还债”的路被卡死,却在退市前三天突然辞去董事长职务。
辞职公告写得冠冕堂皇——“个人及身体原因”,可公众号那封《致中小股东的一封信》里,她鞠躬道歉说“愧疚难眠”,转头就删文跑路。
家族控制着公司36.23%的股份,儿子刘策接手烂摊子,独董的还款敦促函成了废纸,8.68亿欠款依旧石沉大海。
公司治理的溃败早埋下祸根:ST龙宇前身是龙宇燃油,2012年上市后业绩变脸,靠收购金汉王转型IDC,但大宗商品贸易仍占七成营收。
内控形同虚设,关联交易不审议、不披露,连独董和审计委员会都成了“摆设”,资金被占用竟无人察觉。
2024年8月公司被迫对2018-2023年财报“洗大澡”,追溯调整收入数据,可漏洞太大,会计师直接拒绝对2023和2024年报背书。
监管重锤接连砸下:2024年5月6日公司被“戴帽戴星”,12月16日因信披违规遭证监会立案,今年4月29日收到退市“死刑通知书”。
退市整理期里,股票将在风险警示板交易15天,预计6月30日彻底摘牌,九泰基金持股1569万、泰来景睿私募持股880万,统统套成“死资产”。
2024年新规明确“占用超2亿未整改就退市”,ST龙宇撞上枪口,成了监管“零容忍”的典型靶子。
转型IDC的算力故事讲得再动听,也盖不住大股东把上市公司当提款机的贪婪。
退市倒计时中,股东们只剩最后15个交易日逃命,但3.84元的股价可能跌成几毛钱。
1.49万人包括退休老人、散户和机构,集体在股吧哀嚎“比窦娥还冤”,可规则冰冷:连续两年非标审计意见就是退市铁律。
这家上市13年的老牌企业配资最新行情,最终毁在家族控制的“掏空游戏”里,留给市场的只剩一记警钟。
金猪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